新闻和活动

专注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、助力探索生命与材料奥秘
首页 > 新闻与活动

近红外二区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应用前景

来源:影睿光学 发布时间:2024-06-12 阅读次数:147

近红外二区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,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医学成像手段,具有显著的优点和广泛的应用前景。以下是对其应用的详细分析:

一、技术优势

  1. 穿透深度大:近红外二区成像的波长范围在10001700nm,相较于传统的可见光和近红外一区成像,其光子在生物组织内的散射显著降低,从而大大增强了光吸收和穿透深度。据研究,近红外二区成像系统针对小动物的穿透深度大致为23cm,即便是小鼠最深的脏器发出的信号也能被检测到。
  2. 分辨率高:由于近红外二区成像在样品中的散射与吸收系数更小,因此具有更高的成像分辨率。系统对小动物成像的分辨率一般可达30um,能对细小的血管直接成像。
  3. 信噪比高、自发荧光低:近红外二区成像技术具有更高的信噪比和更低的自发荧光干扰,从而能够获得更清晰、更准确的图像。

二、应用领域

  1. 血管造影和肿瘤成像:近红外二区成像技术可用于小动物体内血管和肿瘤的成像,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。
  2. 脏器成像:由于其深穿透能力,该技术可用于小动物体内脏器的成像,如肝脏、肾脏等。
  3. 淋巴管和淋巴结成像:该技术还可用于小动物淋巴管和淋巴结的成像,为淋巴系统疾病的研究提供新的手段。
  4. 肠道菌群成像:通过口服近红外二区荧光探针,该技术可用于小动物肠道菌群的成像,为肠道微生态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。
  5. 手术导航:近红外二区成像技术还可用于小动物手术过程中的导航,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定位病变组织和血管。
  6. 药理药效评价及药物内分布:通过结合特定的荧光探针,该技术可用于评估药物在小动物体内的分布和药效,为药物研发提供有力支持。

三、展望

随着近红外二区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,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。未来,该技术有望在疾病诊断、治疗监测、药物研发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,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。